手机版
微信版
|
English Version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当前位置: 科学研究>>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年报

发表时间: 2024-05-24 作者:王冀康


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年报


一、研究工作与成果水平

(一)实验室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情况和成效。

2022年本实验室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均为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科研经费总计约298.1万元。

(二)实验室最新研究进展,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基金)的申报、执行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影响(获奖、专利和论文等)。

2022年,本实验室新增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科研经费261万元。团队获批“教育部再生医学与医用生物资源开发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经费250万元。

目前,本实验室共承担在研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0项,厅级课题9项,其他委托项目23项,自选课题2项,获得的科研经费总计4224.2万元。

2022年度发表了学术论文9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5篇、中文论文21篇;申请专利15件,获授权专利15件。

(三)实验室承担的重要项目、重大研究成果典型案例(1-3项),请在附件中附相关原文或图片。

1.构建及引进骨与软组织相关基因修饰小鼠库

基于骨与软组织相关疾病的临床样本检测及特异性基因筛选,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基因修饰小鼠库,为深入研究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有力工具。截止目前,团队已经成功培育出骨代谢疾病相关基因修饰小鼠(5种)、骨肿瘤相关基因修饰小鼠(4种)、自发性骨关节炎小鼠(2种)和骨组织条件性基因敲除工具小鼠(5种)。

2.实验室主任赵劲民教授的广西院士后备人选项目“基于生物材料和干细胞的骨/软组织再生修复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相关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果转化方面,已建立化妆品生产线及10万级无菌GMP净化生产车间,并获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及完成皮肤修复产品备案,开始生产和销售。

(四)实验室研究平台构建情况。

1.再生医学与医用生物资源开发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

20221月,本中心获得教育部认定成立(教科信厅函〔20224号)。中心以国家“发展向海经济”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结合广西区域特色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了占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的科研成果孵化平台,促进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促进科研成果向生物医药产业、精准医疗产业转化,切实贴合国家战略,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完成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和验收

2022926日,根据《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开展2020年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验收工作的通知》(教科技司[2020]219号)要求,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对201710月获批的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完成验收工作。本次验收会议采取线上会议评审形式。专家组听取了了本实验室中、外方主任的工作情况汇报,对实验室建设期间通过中外合作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队伍、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并对本实验室所递交的验收材料进行了审阅。

二、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实验室队伍的基本情况

实验室目前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其中高级职称34人;博士33人,硕士13人;博导:10人,硕导:30人;荣获广西院士后备人选1人,八桂学者2人,特聘专家1人;流动研究人员6人,包括院士工作站依托团队,其中院士2人,教授4人;本实验室已经建成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与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二)实验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措施与取得的成效。

1.实验室队伍建设情况及取得成效

2022年度,本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以及西澳大学、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对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博士和硕士等进行科研指导,不断提高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实验室各个方面和国内外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2.人才培养情况及取得成效

2022年,本重点实验室共培养博士后25名,博士研究生79名,硕士研究生244名。各类毕业生都进一步深造读取博士学位或进入到全国各地的知名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为广西及兄弟省份的医疗、公共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三)本年度引进和培养的优秀人才典型案例(以固定人员为主)。

陈蔚蔚,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骨与软组织的再生修复、生物力学基础与临床转化的相关研究。近3年发表论文1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IF=10.33,获批专利1项。其中“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中‘孪生开窗效应与召唤效应’的发现与临床意义”于20222月在《医学参考报》骨科726-2期获得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基金2项。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一)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为规范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实验室严格参照各项管理办法,各仪器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责任书》等10余项管理制度及30余项仪器使用登记表,规范及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及技术管理。

(二)实验室开展学术委员会活动情况。

202311-5日,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以电子通讯的形式进行。本次会议邀请到了余斌、赵劲民、徐家科、伍伟锋、樊渝江、刘刚、王浩、秦安和许韧等九位学术委员会成员。各位委员认真审核了2022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情况,对实验室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位委员还对重点实验室的2023年工作计划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三)开放课题及执行情况,利用开放基金完成的优秀成果案例(1-3项)。

2022年度,本实验室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置新的开放课题,目前已在本实验室网站发出公告。现将2022年度到期的多个开放课题所开展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1.开放课题“广西特色药用植物土茯苓活性成分落新妇苷治疗骨关节炎及软骨保护修复作用的研究”简介

土茯苓等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为常用的通利关节的广西特色药材,近年文献对土茯苓药理活性有广泛的报道,主要表现在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抑菌、降尿酸等方面,但目前针对其主要活性成分落新妇苷对关节炎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且其对关节软骨修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课题实验结果证明,落新妇苷对软骨细胞无细胞毒性,通过SD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造模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落新妇苷对关节软骨有修复作用,对周围组织炎症也有抑制作用,对白介素13MMP-13有下调作用,对SOX9COL2A1有上调作用。相关论文目前正在撰写中。

2.开放课题“人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胶原水凝胶修复糖尿病创面的机理研究”简介

糖尿病创面的愈合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M2型巨噬细胞作为一种免疫效应细胞,可分泌活性氧和抑炎性细胞因子,对机体修复起到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s)移植目前被用作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细胞疗法,能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减少疤痕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人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胶原水凝胶能有效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增高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在IL-1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中,人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胶原水凝胶组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降低。已经撰写论文1篇。

(四)参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举办或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际合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1.国际重大研究计划

2.举办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团队科研骨干沙轲教授参加了202266-10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2022年度第15届国际外科学联合会(IFSSH)大会、第12届国际手部治疗学会联盟(IFSHI)大会、欧洲手外科学会联盟(FESSH)联合大会,通过参加此次高层次国际会议,与来自各国的手外科医生进行交流,了解世界各地手外部手术不同观点,实现了增加和传播手外科知识的目的。

3.国际合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1)实验室与西澳大学Kathleen Davern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开展了单克隆抗体研发工作,制备了针对RANKLEGFL6MSLNFurin等多种骨细胞相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基因工程抗体研发技术引入国内。广西医科大学已将该抗体研发和制备系统建设列入“2021-2023年中期规划项目库”,为平台持续建设落实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2)实验室基于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与西澳大利亚大学合作开展骨与软组织相关基因小鼠库的组建工作。目前共有30余种基因敲除小鼠品系,为骨与软组织疾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得力的动物模型。该基因小鼠库已为当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骨与软组织基因小鼠研究平台和广西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资源。

(五)实验室作为本领域公共研究平台的作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和共享情况。

本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均按照科技厅的要求在科研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大型设备共享平台(简称“大仪网“)上登记,实现了对社会的开放共享。2022年度本实验室继续对外开放。

(六)实验室网站建设情况

实验室人员不定期在实验室网站(http://bc.gxmu.edu.cn/gxmuzs/)上更新最新动态,并设立仪器开放共享预约系统、发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及最新信息等。

(七)实验室开展科普工作情况

因疫情影响,本实验室未能按计划针对大学生等进行科普宣传工作。

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

基于广西科技重点专项和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团队与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云康健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个体化3D打印与数字化医疗、广西特色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依托于广西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采用先进材料成型技术、医药研究方法和化学制备工艺,开发个体化3D打印产品、海洋生物系列健康产品,促进广西大健康产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情况。

广西医大协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面向广西及周边提供3D打印个体化医学订制服务。建立了个体化3D模型重建、制备及3D手术导板制备等系统,创新性研发3D打印骨科瞄准器(桂南械备20180034),试模(备案号:20200070)、3D打印可降解人工骨产品(生产批号:K03170903)等产品,目前已进入广西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系统,并已进入区内8家医院,可面向广西及东盟地区提供3D打印订制服务。

(三)重要成果产业化情况。

1.广西特色海洋资源开发和应用

在海洋生物系列健康产品开发上,现已建成了10万级无菌GMP净化生产车间,建立了化妆品生产线,制定完善的生产及质量控制规范,为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生物学评价、生产工艺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产品生产备案提供了转化平台。已获得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桂妆20220002),许可项目包括膏霜乳液单元(护肤清洁类)和一般液态单元(护肤水类)。以南珠贝珍珠为原料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珍珠美容霜产品1个,20225月开始已获批上市销售,累积生产11000瓶。2022年自主研发南珠精萃赋活面膜产品1个,已建立其生产工艺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进入工业性试验阶段,正在进行产品生产备案。

2.个体化3D打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开展个体化3D打印产品的临床转化,个体化3D模型重建、3D模型制备、3D打印手术导板等产品面向区内外提供3D打印订制服务,现已经广西医疗保障局批准进入医疗服务项目,并已进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等医院的收费系统。2022年经济效益700余万元,推动广西自主研发3D打印医疗成果的临床转化,促进区域精准医疗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五、实验室大事记

(一)实验室开展学术委员会的相应会议纪要、文字和图片材料。

202311-5日,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2022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以电子通讯的形式进行。各位委员认真阅读了2022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情况,并对重点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二)国内外对实验室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材料。

(三)相关领导考察实验室的图片及说明。

1.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到重点实验室调研

125日,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一行到我校校本部调研科技工作。许显辉一行先后实地参观了广西医科大学教育部再生医学与医用生物资源开发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详细调研再生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基础及转化研究平台建设等情况,认真听取了有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许显辉对广西医科大学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创新成果和成就表示肯定和祝贺。

   (四)研究方向或名称的变更、人员变动、大型仪器设备添置等情况。

1.研究方向或名称的变更

2.人员变动

3.大型仪器设备添置

2022年度本实验室申请购入了正倒置一体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设备,进一步丰富了实验室的科研手段。

(五)对实验室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其它活动。

1.召开第八届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论坛学术会议

由广西卫健委主办,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论坛于20221210-11日在南宁举办。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香港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16所高校与研究单位的知名专家20名,以及博士后、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代表约50人。此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组织了特邀专家主题报告和博士后代表报告共28场,“线上”会议直播总点击量近两万,实时在线人数2937人次,全天观看总时长5824小时。通过与会各位专家的交流和分享,广西骨科同道的积极参与和广泛讨论,本次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

六、依托单位支持实验室建设情况

(一)科研用房情况(是否相对集中、总面积是否达1000平方米以上)。

广西医科大学新科技大楼151617层为本实验室主要科研基地,20184月正式投入使用,实验用房占地面积3874平方米。本年度,科研用房未增加。

(二)仪器设备情况(设备原总值是否达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本实验室主要设备仪器拥有小动物成像仪、荧光定量PCR仪、生物力学检测仪等,50万元以上仪器12/套,仪器总价值为2767.25万元。

(三)配套经费支持情况(依托单位是否给予配套经费稳定支持、实验室的运行经费及建设配套经费是否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

本实验室财务相关事项由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依托单位每年配套140万经费支持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运行经费及建设配套经费纳入单位的年度预算。

(四)其他支持实验室建设的情况。

      

七、实验室财政经费及配套经费使用情况

2022年度,收到财政经费100万元,单位配套140万元,共计240万元。本年度该实验室共使用经费206.9345万元,其中财政经费167.0545万元(往年经费67.0545万元,2022年度经费10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39.88万元,2022年度财政经费使用进度为100%。实验室严格按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支出及管理。财政经费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经费使用规范。

八、实验室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队伍建设和人才方面:缺乏中青年科研领军人物及高级实验技术人员。

实验室经费使用方面:与国内外高水平团队长期合作,经费使用不便。

实验室精密设备维护方面:缺少大型精密仪器及使用环境的专项维护费。

九、实验室下一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1.学术创新:争取在国际知名T1T2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

2.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实验平台水平,努力申报国家级研究平台;

3.学科发展: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多学科交叉,促进再生医学学科发展;

4.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积极培养本土中青年学术骨干人才。

十、对科技厅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科技厅在对全区范围内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定期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对科研工作突出的单位加大奖励力度;对重点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队伍建设多加关注,并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实施。


  







说明:

1.年度报告编写限5000字以内;

     2.报告内容和所涉及的实验室数据必须客观真实,并与“重点实验室年报统计表”数据对应一致;

3.请提供相关照片3-5张(照片标题写明时间、人物、事项,大小在1M以上,并将照片原图上传至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





20221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调研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建设情况


20221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认定2021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


20224月,赵劲民教授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9



相关附件: